《再见爱人》播到第四期了。
很难不怀疑,杨子同意上这个节目,是因为已经提前给麦琳塞过钱了,知道她会及时跳出来拯救自己——不然我真的很难理解,怎么会有人能在镜头下做到如此不顾他人死活的“突然间的自我”。
不仅打败周姐、打败侯哥、打败荣耀祖、打败杨总,成为下半年互联网“被讨伐者”之最,更让全世界华人团结起来,像观看春晚一样蹲守在荧幕前,全神贯注、全情投入,实时互动、复盘回顾。
甚至让《再见爱人4》在热度和口碑上超越了正在热播的《小巷人家》和《永夜星河》,真的,这场面不比美国大选热闹精彩多了??!
本以为这季节目的看点就在杨子和黄圣依身上没跑了,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麦琳。
异军突起的“麦学”,不仅让李行亮这个也没怎么红过的过气男歌手成功回到观众视野;
更让“人类多样性”样本急速增加,并在镜头下被无限放大,让观众得以清晰观察和感受到,人类在性格与情绪上的变化能有多么离奇多变。
以婚姻中的弱势群体——“全职太太”形象亮相的麦琳女士,一开始立志于打造勤俭节约的贤妻人设,把自己塑造成被打压、被矮化、在情感关系里无限包容与付出的一方。
可随着节目一期期播出,当观众发现虽然她的自卑敏感是真、斤斤计较是真,但“以爱之名”的超强控制欲、和拧巴又矛盾的性格问题也是真。
于是舆论风向渐渐开始扭转,画像事件让很多观众不再能够共情她,“熏鸡事变”更是直接爆情绪高点,引发全球华人热烈讨论。
甚至还有人在担心,如果《再见爱人》不是在1月18日就完结了,那春晚的海外收视率真不一定能干得过它。
画像事件
“夫妻画像”是《再见爱人》节目的传统环节。需要夫妻双方通过画师的引导,叙述自己眼中的自己,和自己眼中的另一半。
这一行为的关键目的不在于画出来像不像,而是在于夫妻可以通过这个环节,加深自我认知与相互了解。
夫妻二人得以在一个相对轻松且特别的情感表达场景中,说出平时难以表达的内心感受和想法,并在向画师描述对方及自己的过程中,重新审视双方的形象、性格、喜好等,在画师的循循善诱下,进一步感受对彼此的情感。
从双方的描述及最终呈现的画像,可以看出彼此对对方的关注程度和了解深度,推测出是否真正关心、爱护对方,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夫妻间真实的感情状态。
画师根据嘉宾的语言描述作画,对黄圣依、杨子这种知名度高的明星夫妻来说,即使是没给见过本人,也多少有些印象,在创作过程中很难不受自身记忆影响,所以最终成品和本人的相似度必然不低。
但麦琳基本就是素人,画师只能通过李行亮的描述盲画,能够抓住人物特点完成作品已经很不错了。
这幅画里的形象确实不是美女——问题是她本人原本就不是美女,况且其他两个人的描述画也同样谈不上多漂亮,真不至于说李行亮和画师在针对她。
麦琳之所以因为这幅画情绪失控,一方面是最开始就充满了期待,还特意叮嘱画师要把自己画漂亮些,说打算把画像带回家珍藏。但最终效果与自己预期相差太大,觉得失落很难过其实很正常。
采访环节中,麦琳自己也说,画像一出来她心里就咯噔一下,特别不高兴,甚至想哭。可想到自己如果哭了需大家安慰,又会显得很幼稚,所以只能强颜欢笑。
另一方面,画像展示后,留几手的调侃以及其他嘉宾的哄堂大笑,更是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。她试图用大笑来掩饰内心的崩溃,但笑声却显得更加勉强和失态,最后甚至笑出了猪叫声,眼泪也流了出来。
当然,最致命的一击还是来自丈夫李行亮。对方不仅丝毫没有察觉到她的委屈和不满,还说她的“哈哈大笑”没心没肺,越来越接近生活中她真实的样子。
其实到这里为止,观众对于麦琳依旧是同情占多数。
有人在指责李行亮缺乏同理心,没有关注到妻子的情绪;也有人指责节目中其他嘉宾在麦琳情绪不佳时仍不断调侃和讽刺,甚至质疑节目组为追求收视率而公开展示嘉宾弱点和缺点的做法。
只有很少一部分网友,发现了麦琳自身的问题:她对于外貌和他人看法过度在意,内心脆弱、情绪管理能力差,骨子里自卑且敏感。
熏鸡事件
“熏鸡事变”之后,更多的人理解了李行亮为什么会认为麦琳的笑是真的因为开心。
节目组安排三组夫妻轮流担任导游,负责每一程的开销。
李行亮在采访中多次提起过麦琳的“节俭”:麦琳掌握着家中财政大权,自己需要用钱时得向她申请打报告;家里的垃圾桶是用废旧油漆桶改造的,家具也都是别人不要的;
麦琳好几年不买新衣服,女儿喜欢的汉服,虽然不过几十块钱,但也会因为“不合身”被退货;儿子几乎没买过几件新衣服,大多穿朋友送的或姐姐剩下的;
在购物时永远追低价,会为了节省一点钱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比价,而不考虑商品的质量与实用性。
这些行为如果放在普通工薪阶层身上,的确可以算得上勤俭节约。
但李行亮作为一个登上过春晚舞台、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,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也是家境殷实。夫妻俩在北京有两套房,麦琳非要“没苦硬吃”,怎么看都得不偿失。
一边口口声声说自己节省、不物质,控制一家人的消费,一边却希望李行亮送自己高价包来充面子,满足虚荣心。
尤其是在节目里,她做导游时暴露出的问题更多。
先是明知第二天要早起当导游,还和别人聊天到早上六点,导致行李没收拾,最后还得让李行亮帮忙;她在车上疯狂补妆,弄丢导游手册却大言不惭,安排行程不合理,导致大家体验感很差。
尤其是作为“财务总管”,严格控制其他人的消费,对留几手花钱买的事烟耿耿于怀——甚至被扒出来她自己明明也抽了买来的烟。
在葛夕和留几手当轮值导游时,第一天晚餐花费688元预订了当地美食后,剩余经费有限。
但路过休息区时,麦琳却不顾葛夕提醒预算不足,坚持要花140元买两只熏鸡,还想买咖啡、薯片和奶皮子等,葛夕无奈同意,导致经费仅剩34元 。
作为前导游,故意不及时交接清楚支付密码,毫无团队意识,甚至不顾他人反对,以各种理由绑架葛夕,将团队经费花得所剩无几,最后还倒打一耙,嘲讽葛夕喝留几手不会管钱。
最后餐桌上她一个人的狂笑,真的显得很惊悚。看过这一段节目的观众,无不被她气到乳腺增生。
////
随着周雨彤、杨子被审判,NPD——自恋型人格障碍逐渐进入观众视野,不少观众认为麦琳也属于此类人群:
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,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。麦琳几乎可以算是十项全中。
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——如果没有,那就通过强调自己的付出来获取认可,同时又担心被他人看不起,因此会对一些小事反应过度,情绪波动较大;
他们的自尊脆弱,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,对批评则感到无比愤怒,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。
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,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,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。
这种人常有特权感,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,对于另一半以指使为先,需对方时刻关注和回应以获取安全感。
相比前两位,麦琳又因为家庭主妇的身份更增加了局限性,与社会有些脱节。她不善于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,常词不达意、前后矛盾。
比如在表达希望李行亮对自己工作多些信任时,却说成“希望他能听我的”,导致意图被误解,引发他人的反感和冲突。
再加上节目剪辑和配乐等对观众的认知有一定引导作用:比如麦琳因被画丑用大笑掩饰,节目组将笑声放大并配阴间配乐,强化了观众对她的负面印象。
与理想伴侣的期待相差甚远的表现,通过舆论层层放大,一波又一波观众将对婚姻问题的关注和自身价值观投射到节目中,对麦琳的行为更加难以容忍……
有人列举生育的痛苦、经济的压力对她性格的改变;还有各类言之凿凿的“爆料者”,宣扬她如何与节目组大闹一场——当然,制片人光速辟谣,没有这回事。
张泉灵直言,说麦琳让她感到混乱,不清楚麦琳到底想要什么 。还评价麦琳的行为若在职场中,“早就被整顿800回了”,称其存在“别人爬高她撤梯,别人努力她嘲笑”的问题,缺乏职业素养、团队精神以及基本的社交礼仪道德规范。
有人说她应该出去工作,被职场毒打一顿就老实了。但经纪人出身的麦琳,怎么可能没经历过职场?怎么会完全不懂社会?
全知视角下,人们很容易觉得自己善良、聪明,不会犯错;现实却是,一旦被丢到一个远远高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里,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动作夸张、洋相百出的小丑。
一个臃肿、不漂亮、没情商、没学历的家庭主妇二孩妈,她的长相、笑声、衣品,坐姿,无一不成为笑料。
麦琳未必不知道自己可笑,只是相比做边缘化的、毫无存在感的、默默无名的透明人,她也许更愿意做焦点、做争议性人物,是否双标、是否自私、团队利益、合作精神,这些评价对她来说都是无所谓的。